6月29日,迁安市赵店子镇康官营小学内笛声阵阵,74岁老党员康永常在为该校五年级的学生讲授传统乐器秫笛,他从秫笛的的起源、历史,讲到了秫笛的构造和演奏方式,讲到兴头上,康老还为学生们演奏了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学们听得兴致盎然。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想尽我所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秫笛是我退休后一直研究的乐器,年国家专利就申请成功了,现在正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带着秫笛来到康官营小学,希望能够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我与学校商定,从下学期开始,专门为学生们开设秫笛课,这样既能丰富学生们的生活,也希望能从中培养出传承人,传承老祖宗的这项绝技!”课后,康永常老人这样说。 康老介绍说,“秫笛”是用高粱杆做成的,这种乐器出现于石器时代,为神农氏发明,当时被称作“箭杆鼻箅”,是乐器的祖先。秫笛包括笛舌、传音槽和扩音槽。演奏时用气流控制音量、音节,用舌头点击秫笛的堵头和侧边控制节拍,用口含住传音槽的1/2或1/3,这种结构和吹奏方法能使音乐圆润,扩音效果好。 康官营小学位于我市的一个老区村——康官营村,学校拥有1到6年级7个教学班,共名学生,开办有阅读与朗诵、美术与手工、书法、篮球专项和花样跳绳等社团,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撰稿、供图:彭月娟 编辑:刘长亮 联系我们迁安水城有故事白殿疯恢复期是什么样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