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起伏的燕山群峰,筑有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称中国的长城是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并存。 今迁安境内长城,东起徐流口村东,西至红峪口村西,总长45公里。主长城36.8公里,有石结构和砖石结构两种,其中在大嘴子山与将军帽之间约1.5公里长,是用大理石筑砌。大理石料取自马井子至红峪口村这段山上。境内设有冷口关、白羊峪关两个主要关口,分别建谎城和关城。在徐流口、河流口、新开岭口、红峪口等四处建便门;在徐流口、徐流营、河流口、东堡子、建昌营、石门、白道子、小关、新开岭、五重安等地建十座城堡。还有三个水门楼,个敌楼,11个烽火台,19个站台。 在冷口关以西,大龙王庙村以北,有一段长城别具特色:在方圆不到5公里的范围内,长城分了个叉,整个长城在这里绕了一个圈:长城在大龙王庙村东北方向分叉,南面的一支,随山势起伏向西直行,长约1.5公里,城墙上能见到几个砖筑的敌楼;北面一支向北凸出,绕了个半圆后与西行的南支长城汇合,长约4公里,为石头城墙,多数坍塌。北面一支绕圈的石头城就是当地人所称的“错城”,在“错城”中部的一个山头上,有一乱石堆成的巨大石丘,造型和位置不同于别的城楼,占地约20多平方米,高3米有余,左右背与窄于主城墙的小城墙连接成弧状,城墙在此向北弯曲绕行,将巨大石丘包住,南面有顺势爬坡的护砌。更为奇特的是,从远处看石丘和整个山体合成一体,像个巨大的坟茔,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将军坟山”。 关于这段长城,有一个民间传说在冷口内外盛传:明洪武年间,朝廷重修长城,一位将军被派到冷口负责修建长城。刚开始,这位将军恪守职守,日夜操劳,和修长城的民工、士兵同甘共苦。当长城修建到冷口时,将军发现附近有温泉,于是就隔三差五去泡。饱暖思淫欲,泡完温泉的将军又想找女人,可巧一位漂亮的村姑贪恋荣华富贵,前来投怀送抱。从此,将军把修建长城的事忘之脑后。见将军每日花天酒地,民工和士兵们很是愤怒,开始消极怠工,工程进度慢了下来,当长城建到“错城”时,部将见施工图纸上设计的路线不清楚,前去请示往西修建还是往北修建,却遭到将军的一顿呵斥。部将回去后让大家沿着北头向北修筑。一个月后,朝廷派人前来检查,发现这里的长城修筑错了,而且工程进展缓慢。弄清这位将军的所作所为后,朝廷便将其就地斩首。民工和士兵们吃尽千辛万苦,却白费了工夫,个个义愤填膺,他们就把将军的尸体用乱石埋在了“错城”上。(摘自《古城翰采》作者赵田) 免费看电影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