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6日,迁安市初中地理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迁安市第三初级中学举行,会议由迁安市教研员李凤艳老师主持。迁安市各初级中学地理教师准时参会。这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智慧的盛宴。通过这次研讨会,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重新审视自己,总结经验,把初中地理教研教改当作一种责任,抓住课堂,锐意创新,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把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首先听取了第三初级中学张建伟老师教授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本节课教学设计较为朴实,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突出重点,注重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特别是教师引领具体学习任务,创设课堂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读图学习的方法,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学生发言充满自信。充分提现地理学科特点:从地图中来到地图中去。最后以补充完善导游词作为这节课的总结,将本节课推向高潮。体现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性。9:10听取了扣庄中学周向楠讲授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复习整合课《南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周向楠老师的课题是李老师给出的题目,课程设计是针对八年级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而做出的一节教材整合复习课,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学习南北方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为教师的教做出榜样。适时整合教材,节省时间。也告诉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一个重要方法__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构建知识网络,培养综合性思维。课程围绕教学目标,环环相扣。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梯度性。构建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了“包裹猜猜猜”、“南北方大PK”以及“我爱家乡美”等活动,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集趣味性与竞争性于一体的地理课。老师的笑容和学生的欢笑声贯穿整节课。最后我爱家乡美活动又与乡土地理相结合。让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认识自己的家乡。整节课构思巧妙,设计新颖,让大家耳目一新。教师__激情四射,学生__兴趣盎然,这样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地理知识唤醒了生命的活力,感受到了地理学科的魅力!周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第三节课听取了野鸡坨中学马建民老师教授的乡土地理《唐山地理》。这是一堂开放性极强的课,无论是内容选材还是课堂构建都经过了细细的推敲和精心的设计,更主要的是在如何落实地理实践力,如何让学生从课堂中学到有用的以及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并会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上征求了广泛意见。这节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感知地理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能够知道地理知识能够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角色扮演唐山发展之我见,是这节课的点睛提升之笔,每组分别扮演环保局局长、交通局局长、教育局局长、工商局局长、旅游局局长、农业局局长,发表对唐山发展的态度与意见并提出建议。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氛围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对自己的家乡热爱并为唐山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责任感。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节课将唐山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涉及到了七年级的经纬网,板块运动、八年级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跨度大,知识面广。学生可以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唐山地理知识进行整体感知。 这三节课都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