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需要县域经济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县域经济处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基本单元。县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先锋军,其发展应更加注重质量。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科学评价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众诚智库、经观政研院共同研发“年中国县域经济50强”榜单↓↓↓ 中国县域经济强榜↓ 两张图对比可以发现山东县域经济排名,第二名由荣成变成了广饶。 该榜单旨在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为地方政府了解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学习先进县市发展经验提供案例和学术支持。 该榜单综合考虑指标1、指标2、指标3(如下),建立一套科学、具有实操意义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全国县(市)(不包括市辖区)进行综合评估。 图龙口市 指标1: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通过GDP、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来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GDP反映出县域的经济表现和实力;人均GDP反映每个人的贡献度,以及县域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人均消费水平反映县域能否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指标2:城镇化水平指标2由产业承载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资源环境水平三部分组成。产业承载力反映县域能否容纳更多的产业项目落户和发展,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县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反映县域人民生活质量;资源环境水平这里侧重指县域的生态环境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占比两方面,主要考虑通过这两方面数据反映县域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指标3: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指标3分别考虑产业吸引力、创新活跃度、绿色发展程度三方面。产业吸引力是能否吸引更多产业落地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区域未来发展程度主要参数;创新活跃度能反映县域发展是否有足够的智力支撑、能否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绿色发展程度,反映县域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县域经济能否持续绿色健康发展。 榜单解读华东领军发展华东六省(江苏、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占据榜单近五分之四,遥遥领先全国其他区域,现阶段已形成常态化优势。 沿海三省形成县域经济“高地”--50强中江苏占了13席、山东10席、浙江10席、福建3席、江西1席、安徽1席。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明显远强于福建、江西和安徽三省,是县域经济“高地”。 江苏省通过积极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发展园区经济,现阶段县域经济地位在国内可谓不可动摇。 山东省依靠城乡统筹发展,保持其县域经济实力始终处于国内中上游。 浙江省积极发展县域的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为支柱,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加强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保持自身特而优的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地位整体水平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江苏省一省当先——榜单50强中,江苏省占的席位超过五分之一,且前十强中独占6席,更稳占前三席位。 华中异军突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湖南省——在榜单前十强中,湖南省占了3席,且长沙县在前五中抢占一席,宁乡县以其较高的人均GDP和较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良好的产业潜力位列前十强。 长沙县以产业集群为支撑,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不断优化产业体系,将产业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同时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思路,优化产业空间开发格局,确定“一县两区、南工北农”的总体发展格局,明确功能分区发展。长沙县始终坚持生态环境是最终竞争力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对生态和产业问题始终保持高度偏方治白癜风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