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是奠定城市不竭动力的“无形资产”,创建文明城市对于我市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加速建设“魅力水城、绿色迁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创建文明城市是迁安加快转型发展的“助推剂”。文明靠人传承,文明靠人创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种潜在的可转化的生产要素,是推动经济转型可增值的“无形资本”。当前我市迫切需要由粗放型、本土型、资源型经济向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经济转变,由资源加工驱动向制造业、服务业双轮带动转变,由工矿型城市向服务创新型城市转变,由割裂型、独享型向融合型、共享型经济转变,由经验管理型向智慧治理型转变,由器物文化型向素质文明型城市转变,而这必须坚持创城工作与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相结合,大力提升各级领导者的远见卓识、战略水平和治理能力,夯实人的素质、技能和文明程度,以素质增动力、以创建增活力、以创新赢未来、以创造促转型,着力打造迁安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 创建文明城市是迁安优化投资环境的“加速剂”。硬环境是基础,软环境是关键。文明城市是重要的投资环境,也是重要的竞争“软实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迁安走新路,亟需外界更多的优质文明要素来注入,迫切更多的科技地产商、产业投资商、创业投资人来加盟,在全国硬件环境趋同的大背景下,关键就看一个地区的软环境是否优越、是否开明。因此创城除了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便捷高效的硬件环境、数据共享的网络环境外,而且还要充分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阳光透明的政务环境、厚德自强的人文环境、开放创新的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及亲情和谐的营商环境,以政策高地、环境高地、文明高地和成本洼地来扮靓文明水城品牌,敞开海纳百川的胸襟,来拥抱各路客商,迎接八方财神。 创建文明城市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催化剂”。改革是动力,制度是保障。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共享改革红利,提升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创城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群众最急迫、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落脚点,补齐民生短板,谋划实施好今年的十项为民实事工程,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社会事业,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健康平安城市建设。同时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向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造有效高端供给,契合广大百姓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消费新需求;加快各单位股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深入推进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规范运行,释放改革新红利,激活制度文明新动能,顺应公众对公平公正的新诉求、新期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