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遵化市建明镇穆家庄村农民在葡萄大棚铺地膜以提高地温。寒冬时节,各地农民进行葡萄大棚冬季农管工作,促进葡萄丰收。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迁安市积极创新发展都市科技农业游,将迁安亚滦湾农业公园发展成集生态防风固沙、农业高新技术引进示范、粮油果菜名特优新品种展示、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沙地现代休闲农业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和游玩。图为游客正在园内采摘。刘亚会摄 12月12日,乐亭县乐亭镇一家现代农业园区的工人在育苗大棚内工作。近年来,乐亭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打造特色蔬菜品种优势区、全面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产地型批发市场,持续推进设施蔬菜产业扩规模、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成为加快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目前该县优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3万亩,年产量万吨。新华社记者张凤国摄 1月6日,丰润区丰润镇西那母庄三村农民在大棚内管护甜瓜。近年来,丰润区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草莓、花卉和蔬菜等特色错季设施农业,变“冬闲”为“冬忙”。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工人在遵化市一板栗加工厂车间工作。寒冬时节,遵化市各板栗加工厂的工人正忙碌在生产线上。目前,遵化市有板栗深加工企业30余家,年生产加工优质板栗5万余吨,销售额达10.1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丰润区小美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展示种植的香菇。近年来,丰润区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培育了一批市场前景好、抗风险能力强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目前,丰润区已建立设施蔬菜种植、果品生产、畜禽养殖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余家,辐射带动近4万名农民实现增收。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寒冬时节,丰润区火石营镇西珠峪村村民忙着加工晾晒粉条供应市场。西珠峪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粉条加工专业村”,粉条加工成为当地农民冬闲增收的重要途径。图为丰润区火石营镇西珠峪村村民在晾晒粉条。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1月6日,工人在遵化市马兰峪镇一家银器加工作坊组装银器产品。近年来,遵化市马兰峪镇积极发展银器加工产业,目前,该镇有银器加工厂30余家,家庭作坊50余家,银器展厅3处,当地多名农民通过从事相关的银器加工、销售工作增加了收入。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这是乐亭县姜各庄镇一家海产品工厂化养殖基地(1月2日无人机拍摄)。近年来,乐亭县加快推进沿海渔业由猎捕型向增殖型转变,积极引导沿海渔民发展经济价值高的海产品工厂化养殖,拓展渔民增收空间。据了解,目前该县海产品工厂化养殖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养殖产品包括大菱鲆、牙鲆、海参、河豚、日本车虾、南美白对虾等十余个品种,年产值达到1.2亿元。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1月6日,丰润区任各庄镇光新庄村农民在大棚内管护花卉。近年来,丰润区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草莓、花卉和蔬菜等特色错季设施农业,变“冬闲”为“冬忙”。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