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乐在迁安 带你领略迁安吃喝玩乐新地标 迁安市城东南靠石李桥村西三里河上,原有一座古石桥叫石李桥。此桥名称由来,有一个颇具教育意义的传说。 传说在唐朝,在三里河东岸住有几户石、李两姓人家。那时三里河水深没腰,来往行人甚为不便。石、李两姓人家见状便自己出钱、出工修建了一座石桥,以石、李两姓取名为石李桥。 此后,历代都有人效仿石、李两姓人家的善举,不断修补此桥:明朝嘉靖年间有义士王珙联合众人修此桥,清朝顺治年间有张大中、张进孝、潘道士,康熙年间有姚道土都曾修过此桥。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年)有个姓杨的道士通过化缘筹资又重修此桥,并将原来的桥由3孔扩建为5孔。 清朝光绪六年()年重修此桥。桥头立一高公分、宽52公分的石碑,正面碑文除刻写光绪皇帝对迁安县正堂的褒奖“万古流芳钦加同知衔赏戴蓝翎迁安正堂加五级随备加三级记录十次劳”外,还记录了修桥人和修桥经过等。 “为桥工告竣赏示竖碑永垂不朽事,据迁邑城东南八里,前石李桥人石全顺、石成、李纯、李惠来,县呈祁伊等,庄西头有三里河一道,旧有石桥一座,系四路通衢行人必经之路,年久失修,桥石零落,车辆往来诸多不便,伊等因河两岸有修养之树,历年穿砍树梢,以及苇坑蒲草,易金存积。去冬末将河岸旧朽之树,公议伐卖、修整桥座,现已重修整,共计花费工料东钱壹仟贰佰余吊,除树价存款共东钱柒佰吊零,尽数动用外,尚亏东钱伍佰余吊,业经庄中共同追补,并未向外请求助捐等,呈恳赏示竖碑前来,查修理桥梁系为善事。前石李桥庄西石桥一座,乃千万人往来之桥,该庄人等创议重修,并不求助于人,卒能妥速蒇事,以善人成善举,呼其桥曰‘善桥’。合亟赏发告示,竖碑勒石。过往行人,并该处居民等,咸知善桥重修之由,无虑藉端诈索之顾,有志者克绍前,勿争找前项钱存钱,勿将此后穿砍树梢以及苇坑蒲草易钱肥已,遇有桥石倾圮之处,随时修葺卜庶。前人导先路,后人步后尘,定能卜斯桥之有基勿坏也。夫特示,右仰知悉”。 此碑立于清光绪留念七月十二日。 新修的石李桥为5孔,跨径2.5米,长11.5米,宽3.15米。桥面由长2.3米、宽0.63米、厚0.24米的花岗岩条石对成。桥墩用大型石料砌成,两头有分水尖。桥墩上面按桥面宽和条石厚凿成槽,使桥面和桥墩连成一体。所有建桥用的石料都经过精细加工,对缝严密,桥墩与桥面之间均用楔形铁块销索,整个桥成为一体。此桥修成后,大大方便了府、县传译和人民的往来,被成为“善桥”。 古石李桥虽然已不存在,但石、李两家出资修桥之善事,至今仍在迁安流传。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