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一座因钢而兴的城市,在这座城市中有关钢厂的影子随处可见,街道上也时常看到身着工作服的工人们,这些钢铁人不仅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一个个家庭,更撑起了整个迁安钢铁行业的发展。脱去深蓝色的工作服,他们也有自己的爱好,也有自己的情怀,今天便为大家介绍一名热衷公益的钢厂工人王艳松,走进他和他的公益组织——迁安市顺风车志愿服务队。 35岁的王艳松,是迁安某钢厂一名普通的钩机司机,每天的工作就是铲料堆料,在常人眼中看似枯燥乏味的机械工作,他一干就是六年。乏味的工作并没有磨灭他的热情,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团结工友,积极进取,多次被公司评为季度优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初次和他接触时,他正趁着休息的时间回五重安乡小崔庄村的老家种地,再次联系他时,正在上白班的他正准备替工友上夜班。王艳松所在的工作岗位实行三班制,工作12个小时休息24个小时,意味着他要连续工作24个小时。王艳松通过简短的话语,讲述了他的公益情怀。 年,王艳松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迁安市顺风车志愿服务队,服务队为市民提供免费顺路搭乘的行为让他很钦佩,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了迁安市顺风车志愿服务队。用他的话说“平时身边人遇到什么事都是能帮就帮一把,加入服务队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加入顺风车志愿服务队后的王艳松每次上下班或出行的途中,都会留意群里是否有人需要搭乘顺风车,甚至遇到路边等车的人他也总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搭乘顺风车,“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人不太理解,每次接到顺风车乘客都需要解释一下,后来顺风车志愿服务队就逐渐被大家认可,我感觉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社会需要这样的信任。” 王艳松还将钢铁人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的精神体现在志愿服务上,他积极参加服务队每年组织的敬老院、福利院慰问活动,积极参与车辆应急救援活动,并在活动中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据了解,王艳松在服务队中主要负责招募与督查工作,严格执行招募条件,为志愿者队伍提供新鲜、有活力的血液,而且当志愿者出现工作失误时,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志愿者共同完成任务,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先后多次荣获顺风车优秀志愿者称号。 年一个寒冷的清晨,王艳松在群里看到君和广场地下车库有车辆需要救援,他毫不犹豫地从北环路穿越整个城市赶往救援现场,通过检查发现,车辆是由于冬天温度太低导致电瓶没电打不着火。经过10分钟的处理,车开始正常运行,看着车主渐渐松开紧皱的眉头,王艳松内心得到了满足。凛冽的寒风让整个城市变得寒冷,但是王艳松的行为让市民的心变得愈发温暖。 服务队中除了王艳松以外,还有很多钢铁人在默默付出,创始人也是现在的队长赵大伟便是其中之一。年7月,在赵大伟的组织发起下,迁安市顺风车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以自愿、顺路、免费、互信为原则,以化解信任坚冰,为城市缓解交通压力为理念。截止年,拥有正式志愿者余人,爱心车主余人,成员年龄从18岁到60岁不等,他们将免费顺风搭乘、应急救援的承诺印在卡片上,记在心坎里,向无数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年的3月的一天,赵大伟接到了一份来自山东的求助者刘婷婷发来的寻亲信息,她希望志愿服务队能够帮助她找回失散多年的亲生父母。接到求助信后,赵大伟和志愿者们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寻亲小组,根据仅有的线索进行大规模的走访。数天时间排查了十几个村庄,行程多公里,最终找到了刘婷婷的亲生父母,在志愿者的悉心安排下,4月1日,分别了31年的一家人终于得到了团聚。 公益路上感人的事迹还有很多,公益顺风车的名字从无人知晓到家喻户晓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在这四年时间中,迁安市顺风车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启了日常顺风搭乘、春节情暖回家路、高考日免费接送考生、免费车辆应急救援以及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多项公益活动,几年来成功搭载乘客余人,接送考生余名、救援故障车辆余次,并为每年的万人徒步大会、山地马拉松越野大赛提供车辆保障服务。公益顺风车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式精神”,用无私的坚守诠释奉献的意义。年12月迁安市顺风车志愿服务队荣获第十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像王艳松和赵大伟这样将钢铁人的精神投入到公益事业上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就像大海里的每一朵浪花,看似平凡,但却能化成雨滴,滋润一片土地。赵大伟、王艳松,不平凡的钢铁人,这座城市有你们的存在才变得更加美好,社会才变得更加和谐。赵大伟、王艳松,谢谢你们以及你们背后的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志愿者! 即日起,开设[钢铁人的情怀]专题,现面向企业及个人征集钢铁人的故事,如果您的企业有这样优秀的人,如果您的身边有这样的人,欢迎联系我们。爆料、投稿一经采纳就有现金奖励哦,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联系-。 -END- 本文属于原创作品,若需转载请联系今日钢铁资讯运营中心获取授权。 1.建言献策,共克时艰!疫情之下看全球钢协如何抱团取暖过“寒冬” 2.总投资亿元!年唐山个重点项目清单出炉!涉及钢铁项目48个,炼钢产能超万吨! 3.正式宣布破产,又一钢企成为历史! 今日钢铁APP 扫描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