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春雷响,万物长

万物复苏

惊蛰才是真正代表了“生”的寓意

真正的复活!

惊蛰

中文名:惊蛰

外文名:AwakeningofInsects

别名:启蛰

气候特点:雨水渐多,乍寒乍暖

代表寓意: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风俗食物:“炒虫”、生梨

三候:桃始华;黄鹂鸣;鹰化为鸠

风俗活动:祭白虎、打小人

养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

惊蛰习俗

惊蛰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是雷神

祭白虎化解口舌防事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年内,遭小人兴波作浪,因此,人们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惊蛰吃梨远离病痛

1、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多有在惊蛰食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功效的梨。

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

2、古代时生物类别比较多,有些传染病也没有%的特效药,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熏香”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

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因此留下了许多习俗

唐诗有云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与此同时

惊蛰时节人的身体也处于一个

非常关键的调理时期

应当把握时机进行养生祛病

惊蛰养生

抓住这一年的复活之时,

养生之效果甚佳!

惊蛰节气宜多吃的蔬菜

韭菜

韭菜是一种良好的振奋性强壮剂,有健胃、壮阳功能。

但内热便秘,口干舌燥者忌韭菜。韭菜昏目,有眼病者,如结膜炎等也当忌食。

惊蛰养生:生活起居

穿衣

要以“捂”为主,注意保暖,特别是膝关节不能受凉。

饮食

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

起居

应该有别于冬天,要晚睡早起,晚上11点前睡觉,早上5~7点和太阳同时“起床”,与太阳的运动规律保持一致,利于阳气的吸收。

惊蛰养生:养肝养肾

很多人在春天都有乏力、眼睛干涩、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易怒等不适感觉,这些症状正是肝脏问题的外在表现。

养肝招数

1、饮食上少酸多甜:中医认为,肝火旺的人在春季应该多食甜。

2、多动少坐:健步走是最适合3月进行的运动。因为运动既可削减超标体重,也可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危害,还能加快血液循环,保障肝脏得到更多的氧气与养料。

3、按时休息:依照中医经脉循行理论,每天晚上11时至凌晨3时是肝经运行的时间,此时宜安然入睡。

4、眼睛一闭,就养肝。因为“肝主藏血”,肝主目。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眼疾其实多与肝病有关,迎风流泪是肝的收敛功能不足,眼睛干涩则是肝的精血不足。

养肝招数闭目降气法

将食指轻压在眼睑上,微揉眼珠,便会觉得舒服很多。也可直接闭目排除杂念。

此外,专家在临床中发现,春天还是肾虚者进行调养的好时机。

养肾招数

踮脚尖能补肾: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尖的方法健身。

人在踮脚时,由于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可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下肢酸胀及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

原地踮脚法: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保持2~3秒,可重复多次。

话说,惊蛰一过万物复苏,您是不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小心情蠢蠢欲动想要飞奔大自然啊?

春雷一声响

万物齐生长

惊蛰不仅让虫鱼鸟兽醒过来

也启示着人们,要及时醒来

装睡昏睡贪睡都会错过美好

明天惊蛰:要多吃韭菜!

万物复苏,中国真正的“复活节”

您准备好了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