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迁安市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以方便百姓出行为目标,构建了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经济的农村公路网络。年,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并成功打造了15个省级美丽乡村;年,沙四路、更红线、徐流口村道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年,祺光路、大莲路、万灵路、西部森林绿道被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命名为“美丽农村示范路”,祺光路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 资金倾斜助推农村道路建设。迁安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建设机制,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实施村村通工程,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群众、企业自建,构建了“六横六纵十支线”大交通格局。其中,第三通道是连接城区和西部镇街的第三条主干道,燕山大路南延工程搭建了城区与高铁站的快速通道,迁擂公路是河北省首条高标准乡村公路。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公里,公路密度达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镇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油路和公交线路城乡全覆盖,路网密度和道路等级在全省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因地制宜打造绿色生态道路。在绿道建设中,迁安市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加大美化力度,合理规划路树栽植,建设绿化林带,形成绿色长廊,打造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景观台、绿化亮点等人文景观。同时,整治路域环境,使农村公路达到“畅、洁、绿、美、安”的目标。 创新机制转变陈旧管理理念。迁安市进一步细化完善“互联网+”交通管理模式,建立“公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深度融合。在以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基础上,以货运、长途客运为重点实现在线监测、北斗定位,并全面开展科技治超,提高治超执法的工作效率和规范化程度。同时,建立应急模块,将桥梁、隧道、涵洞等重点部位监测融入平台,实现智能预警机制,并出台《迁安市农村公路精准化、网格化管护实施方案》,对农村道路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了交通专门机构管理与镇街、村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精准化、网格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技术配套”的全覆盖养护模式。 以路为网优化公交资源配置。迁安市以农村路网为基础率先在全省开通了覆盖城区、连接城乡的城市公交,并构建了城乡“15分钟经济圈”。为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先后开通公交线路57条,建成农村客运站12个、站点处,投入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出租车辆,率先实现农村公共客运服务全覆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通客车。同时,积极推进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体系覆盖率已达%。积极打造与广大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构建以枢纽站为重要节点、首末站为一般节点、中途站点串联成网的高效快捷的乘客集散服务系统,发挥交通综合枢纽站功能,满足城乡居民和旅客的多层次、差异化出行需求。 提质增效释放道路综合效应。迁安市把农村公路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积极做好“农村公路+”文章,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是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便民连心路,对全市个村的主干街道实现全部硬化,实施了公里的村村通工程,群众出家门15分钟就能坐上公交车,打通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二是实施“农村公路+助力旅游发展”,打造致富增收路,规划建设了总长公里的四条生态绿道,沿线打造特色观光园、采摘园、景区景点,培育“绿道金瓜”品牌。三是实施“农村公路+城乡电商物流”,打造电商物流路,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建成物流配送中心,为村民带去就业机会,实现快递物流全覆盖,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来源:河北新闻网 编辑:刘长亮、郭蕊校对:杨建立 联系我们迁安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