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05

迁安——基本介绍5

主要景观

历史源远流长,旅游前景广阔。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4.2-5万年前),迁安境内滦河沿岸、爪村一带就有人类居住。古代(尧时,全国划分为“十州”,冀州分为冀、幽两州,今迁安属幽州)为幽州地,商朝时为有名的孤竹国,春秋时为山戎令支国,秦朝时为离支县,西汉时改为令支县,辽时取名安喜县(辽国把从定州安喜县(今河北定州市)俘虏来的人安置到今迁安、迁西等地,并设置新县,因俘虏来自安喜,故取名为安喜县),金大定七年(公元年)更名为迁安县(意思是迁自安喜)。历史上有名的伯夷叔齐让国、老马识途等典故就发生在迁安,是河北省26个发展旅游重点县(市)之一。境内已具备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多达20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长城),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4处(长城、爪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安新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建昌营封山寺商周时代遗址。)建有四个旅游风景区,分别是白羊峪旅游风景区,灵山旅游风景区,龙山风景旅游风景区,红峪山庄旅游风景区。白羊峪、龙山两个旅游区被列为省级旅游区,新开发的红峪山庄长城溶洞景区正在建设之中,这里发现了北方最大的溶洞群,拥有钟乳石、石笋、地下暗河等多种景观。拥有河北省第一家县级综合性博物馆(建于)年),馆内收藏文物件,其中古菱齿象骨化石(高.85米、长7.5米,距今约1.2万年),其高大和完整程度,目前在国内同一种类象骨化石中首屈一指。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1.5公里大理石长城,堪称长城绝景。另外,北京自动化研究所退休工程师任重远先生通过多年研究破译《山海经》,提出了轩辕黄帝的都城在迁安(即安新庄遗址)、大禹治水在迁安市擂古台龟口的重要观点。《迁安———黄帝古都》研究专著已经出版,原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为该书题词“黄帝胜迹,光耀千秋”。

名优产品

工业门类齐全,支柱产业鲜明。形成了冶金铸造、水泥建材、地毯服装、造纸包装、医药食品、电线电缆、化工等七大支柱工业,年七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7%。全市工业产值超千万元企业达到多家,超亿元的27家;利润超千万元企业达到44家;纳税超百万元的企业家,超千万元的28家、超亿元的5家,全市共生产铁精粉万吨、铁万吨、钢00万吨、水泥00万吨、地毯万平方米、机制纸及纸板22.2万吨,“冀东”牌彩色胶印书刊纸、“兆康“牌抗脑衰胶囊、“唐生”牌胃优乐、“QA”牌地毯、“滦河”牌尿素、“冀东”牌电线电缆等50多种产品分别被评为国家、省、唐山市名优产品。年预计经济总量亿元,财政收入80亿元。

经济状况

迁安经济连续8年保持全省第一行列,迁安的人均收人和人均GDP高于北京,可以说是河北最发达,最富有的县级市。

年,是全市上下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汇聚高度共识、积极探索发展新路、焕发干事创业激情、实现转型提升良好开局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下,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预计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亿元以上,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左右;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增长6.%;实现全部财政收入(不含基金)56.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长12.1%。

综合实力

年以来,迁安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列河北省前十名,年至7年全部财政收入连续突破10亿元、20亿元、0亿元、40亿元、55亿元大关。年市域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全部财政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10.8%,综合经济实力连续6年位居全省县级0强之首,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列第25位。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新突破,钢铁产业实现战略重组,27家民营企业正式组建了长城钢铁集团;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6%;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深入开展,将9个采矿权整合设置为15个采矿权人;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搭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新平台。市域经济发展活力得到新提升。特色中等城市展现新面貌,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果。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长20.8%。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

9年,针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该市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攻坚年”和“对外开放攻坚年”。全市上下牢牢把握落地、进度、谋划三个关键环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扎实推进。通过强有力的工作,今年投资亿元实施的个项目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呈现出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农业项目全面开花的新局面。全市一季度累计完成全部财政收入27.16亿元,比上年一季度增长.6%,实现首季“开门红”。

绿

农村经济

农业基础稳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市共有耕地67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54万亩,喷灌面积0万亩,是全国农业喷灌示范县。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2.2亿元,增长4.%。围绕建成首钢和大中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大力实施“菜篮子、花卉、苗木、绿色食品”四大工程,不断深化与省农村科学院共建“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示范县”项目,扎实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累计建成10万亩菜篮子基地、10.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5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优质苗木1.5万亩、花卉亩,龙头企业达到9家。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7.9万吨,油料总产.2万吨,干鲜果品12万吨;出栏生猪75.5万头,肉牛7.5万头,肉鸡万只,奶牛存栏1.2万头。“金鑫”牌甘薯系列产品、“民雁”牌红富士苹果、天王桃、“田原”牌种猪、“建亚”牌粉丝等5种农产品跨入省级名牌产品行列,并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上市。以“造林绿化、道路硬化、院街净化”为突破口,投资万元启动了首批55个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4年4月21日-22日,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会议在唐山召开,省委书记白克明同志率队参观考察了唐山迁安市唐庄子村、三李庄村、徐流口村文明生态村建设情况,并亲自概括并高度评价了“徐流口精神”,要求迁安市文明生态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要走在全国最前列。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健全。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8.2亿元,增长21.5%,已初步形成了餐饮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三大支柱产业。全市拥有各类市场40个(其中综合市场2个,农副产品市场4个,工业生产资料市场2个,农业生产资料市场2个)。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全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已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4%,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

民营经济

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市家乡村集体企业和家市属企业已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所有制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和优化。年全市民营经济注册户数户,占全社会注册总户数的99.5%;从业人员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82.1%;注册资金万元,占全社会注册资金总额的68.6%;上缴税金万元,占全部税收的70%;实现增加值22.0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4.6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5%。

迁安最强大的民营钢铁集团为:唐山长城钢铁集团。   

双向开放活跃,经济外向度高。坚持“域外就是外”的开放理念,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市放权企业达到24家,出口商品涉及地毯、服装、铸件、包装、医药等10多个品种。合资合作伙伴遍及世界18个国家、地区和国内0多个大中城市。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90多亿元,到位内资85.1亿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