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本文来源:唐山文化旅游」在白羊峪的南山上,原有七棵松树自山腰至山顶直线等距排列,被誉为“七松登高”景观。相传,这“七松登高”的景观,是清朝刘墉智斗奸臣和珅时留下的。清乾隆年间,乾隆、和珅和刘墉微服私访。一路走来,到了白羊峪。君臣陶醉于这里的雄山秀色和质朴民风,于是留宿白羊峪。晚饭之后,乾隆便命和珅和刘墉赋诗赞美白羊峪胜景。刘墉才思敏捷,出口成章:“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峭崖松柏生。九峰朝珠龙脉好,天子翰林必留名。”乾隆帝听后,龙心大悦。转眼一看和珅,正在一旁抓耳挠腮,便笑着问道:“和爱卿可曾想好,说给朕听听?”和珅一听,连忙道:“臣愚钝,不敢在皇上面前卖弄。刘大人虽能言善辩,哪及皇上锦绣文章。”乾隆听后,看看和珅,又看看刘墉,哈哈大笑,说道:“两位爱卿一个文韬武略,一个深知朕心,是朕的左膀右臂,一定要多亲近,共同辅佐朕,不可互生嫌隙。”乾隆看天色不早,便让二人回去休息,临走前让和珅将刘墉的文章拿去好好研读,明早也写一篇文章给他。和珅、刘墉遵命,各自回房休息。和珅回到房中,想这一路走来,刘墉在皇上面前占尽上风,恨得咬牙切齿。可想到明天还要向皇上交卷,不由愁上心头。和珅拿着刘墉的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突然眼睛一亮,啪地将手中的诗稿摔在桌上,恨恨地说道:“刘墉真是胆大妄为,南山分明没有一棵树,你竟敢说‘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峭崖松柏生’,明早我要奏你一本,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想到此,和珅精神陡增,再也不想作诗,叫书童弄了几个小菜,自斟自饮起来。书童侍候完和珅,掩上门偷偷来到刘墉的住处。原来,和珅的书童心地善良,素知和珅与刘墉不合,在门外恰好听到了和珅的话,心想刘墉乃朝廷重臣,且为人正直,必须报信使之有所防备,免遭暗算。于是,连忙跑去给刘墉报信。刘墉闻言吓出一身冷汗,情急之中忽然想到,让南山有树不就行了吗?可南山又确实没树啊!刘墉急得没办法,只好找来房东,问道:“老人家,南山为何光秃秃不长树呢?”房东是一位年近七旬的史姓老汉,见刘墉问,回答说:“南山全是石头,我活了快70岁了,就没见南山长过树,也不知栽过多少次,可就是栽不活,要在南山栽活树,这可比登天还难哪。”刘墉闻言,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故作神秘地说道:“我是风水先生,人称梅花神算,你可知为何南山种草草不长,栽树树不活吗?我告诉你,不过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否则你定会招来血光之灾。今天,我遍游白羊关,始知此处几座山乃是九条龙所在,龙头皆向南山,已历两劫,风水贵不可言,但因南山无草无树,难以涵养水源,龙若无水,则必死。而你家正对南山,必招致祸灭九族之灾。”房东一听,吓得浑身打颤,急忙跪倒在地说:“请先生救我,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刘墉见状,伸手扶起老汉,说道:“救你倒也不难,只需在天亮之前,在南山从山脚到山顶按十五丈远栽一棵松即可,此乃天机不可泄露。”老头一听,又为难起来说:“南山从古到今没有栽过树,这可怎么办呢?”刘墉说:“不要着急,我教你一个秘方,你只需叫上儿孙去北山山顶朝南方位取七棵松树,在南山坡上挖三尺三寸深、三尺三寸宽的坑,从东山绵羊泉处担来水土填满,栽上松树即可。如此百年后,此处当出贵人,此乃天机,切不可告诉他人。”老汉一听,急忙叫上儿孙,按刘墉的办法天亮之前在南山栽上了七棵松树。第二天早上,和珅洗漱完毕,早早就来到乾隆的住处。乾隆正在看书,便问:“和爱卿想是你的文章写出来了,拿出来给朕看看。”和珅道:“我的诗歌虽然没有作出来,但是发现刘墉的诗却有大问题。南山并无一草一木,而刘墉却说‘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峭崖松柏生’,这不是明摆着欺君吗?”乾隆一听,忙令人将刘墉招来,问刘墉可否知罪。刘墉说不知罪犯在何处,请皇上明示。乾隆于是令和珅说与刘墉。刘墉听后,不慌不忙站起身来说:“臣亲眼所见,南山从山脚到山顶都长满松树。臣愿与和大人打赌,如果南山无树,臣情愿受死,可要是南山有树,也希望皇上同样制裁和大人。”乾隆道:“君前无戏言,你二人立下字据。”二人于是立下生死状,乾隆带和珅、刘墉来到南山一看,只见从山脚到山顶,七棵松树一字排开,煞是壮观。乾隆一见,问道:“和爱卿你看这是什么?”和珅立刻傻了眼,回头一看,刘墉正在掩面窃笑,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便跪倒叩头,说:“皇上,这些树是刘墉新栽的,他又在故意欺骗皇上。”乾隆一看,只见这七棵树恰似刘墉弯腰打躬,心内了然,不由得哈哈大笑,说道:“二位爱卿,苦费心力,无非是为讨朕的欢心。二位爱卿都是朕的心腹,今后要一心一意共保大清!”刘墉、和珅连声称是。后来,山脚三棵松树毁于战火,七棵松树只剩下了四棵。而“七松登高”的传说世代流传。史家植松帮刘墉躲过了一次灾祸,如此善行也让史家后代人才辈出。来源:迁安融媒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