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字海峰,明辽东前屯卫(今绥中前卫镇地)中前所籍。他早年投身军旅,驰骋疆场,由于“勇略素优”,到明神宗万历末年,已由下级军官升为加衔备御,在辽阳、义州一带驻守。从万历末年经天启到崇祯初年的十来年中,由于东北的女真族日益强大,不断向明入侵,因而辽东兵事连绵不断。与此同时,辽东的西部和北部的蒙古等少数部族,也屡屡犯边生事。朱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百经血战”、“累立奇勋”、充分显示他的勇略和才能的。因此,从天启初年到天启末年,仅7年时间,就从加衔备御累迁为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并挂征辽前锋将军印。到崇祯初年又晋升为都督,先后五挂将军印,成为蓟辽一带战功卓著,名声显赫的将领。 崇祯元年(年)二月,这时的朱梅,大约已年逾五旬,但仍是朝廷“倚藉方隆”之际。如这一年的三月,在兵部给江西道御史张养舒的复文中,就曾这样说:“总兵朱梅,身备前茅,屡婴强敌,虽云有年,矍铄尚在。”因此,这一年的四月,新任辽东巡抚毕自肃一到任,即上疏,“留前锋总兵官朱梅原任”,得到朝廷的批准,朱梅得以“二挂将军印”。 崇祯元年(年)五月,朝廷又下旨:以“朱梅为都督、前锋将军、镇守宁远等处总兵官”。这是对朱梅的第三次任命,即“三挂将军印”。这一时期,后金兵又攻入大凌河以西的高桥、朱家洼、塔山等地方,朱梅不亚当年,奋不顾身,率兵拒敌,终将后金军打退。 崇祯元年七月,发生了宁远兵变。当时戍守宁远的兵,部分来自四川、湖广一带,欠饷已经4个月了。巡抚毕自肃曾上疏户部请拨粮饷,久久没有下文。13个营的士兵中有两个营的士兵冲进个衙门,把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等绑置谯楼上逼要欠饷,并乱施拳脚棍棒,极尽羞辱,而其他十一营士兵并不制止。在这种情势下,兵备副使郭广,向商民借了五万两银子,发给士兵,才把抓去的官员放了。事后不过一个月,毕自肃由于不堪折辱而死去,朱梅也由此而抱病解任。 朱梅墓前之坐师——陈景朝摄 崇祯二年(年)冬十月,后金10万铁骑,以蒙古兵为向导,偷偷地绕过宁锦一带袁崇焕的防区,从北部喜峰口毁边墙而入,直趋遵化,入龙景关直插京东。十一月初攻下遵化,京师戒严。袁崇焕闻讯,立即派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星夜驰援遵化,随即又调辽东大批将领及所部人马入关西援,原总兵官朱梅也在奉调之内。大军进关后,袁督师各处遣将布防,对朱梅又委以重任。他在把兵力部署情况上奏皇上的奏疏中说:“……臣又虞关门为蓟辽咽喉,须重将镇之,即以朱梅守。”从而朱梅再次署掌平辽将军印,即“四挂将军印”。 崇祯二年十二月,督师袁崇焕被陷入狱,其部将祖大寿等百计营救不成,在上下不信任气氛中,不得已而率部东归锦州。镇守山海关的朱梅虽主要任务是防后金,但遇到祖大寿、何可刚率部退出勤王而出关,也不能随便放行。祖、何无奈,毁关而出。朱梅不解,带儿子朱国梓一直追到锦州,问清原尾,深表理解,也“罢镇”山海关,回到中前所“闲居”起来。朱梅也卸任回到中前所。孙承宗出任辽东经略,主持抗敌军务,写诗恳请朱梅再度出山。崇祯三年(年)正月初,后金兵先破永平,又指向抚宁,连攻2日不下,遂分兵进攻山海关。当时山海关守城官兵约1万3千人,主要将领有挂印总兵官朱梅,副将官惟贤等。朱梅悉心调度,城头四周遍设大炮,城内掌号静街,鸣锣送饭,布置得井井有条,军容严整。“十三日大清令六甲骑诱战数回,午时从山湾突出,步前马后,云拥向城,(官)惟贤令炮矢齐发,自午至戍,合战十余阵”,(见《明实录》·九三)终未得手,遂撤兵西去。随后,都督朱梅又于二月收复了建昌营。 崇祯三年(年)四月,大学士孙承宗奏:“山海平辽将军印信,向以原总兵官朱梅署掌,料理关门事务。由于新任总兵官宋伟请印西征,山海军务难以空文料理,请将宁远库存前将军印借给署镇朱梅掌管,庶军务得有所凭。”朝廷批准大学士孙承宗的奏请,朱梅再次署掌将军印,这就是朱梅的“五挂将军印”。这一年的五月,朱梅带领马步兵收复了迁安,在这同时,各路兵马相继收复了遵化、永平、开平、滦州等地。这就是有名的“遵永大捷”。后金首领皇太极知大势已去,遂取道冷口而归。随着战争的结束,原山海关总兵宋伟还镇,朱梅亦即解任。 崇祯十年(年)春,朱梅将军因积劳成疾而终。三月三十日崇祯皇帝制诰曰:“原任经理军务、镇守蓟辽等处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朱梅,岳立雄姿,渊涵伟略,振芳华胄,鼓壮戎行。”“数摧锋而肩大纛”,似“马援之据鞍,子仪之免胄,威名如在”。为了“聿示殊荣”,“特赠尔太子太保,勋阶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同年闰四月二十一日,皇帝又遣人前来谕祭。祭文中说:“惟尔勇略素优,忠诚独抱,戎行奋武,累立奇勋。授阃专征,百经血战。至于解围宁、锦,克服建、迁,壮山海之厄防,屹长城于万里”(见《初祭文》)。这是对朱梅戎马一生的功绩所进行的精辟概括和高度评价。 绥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