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

城市山林写生团

走进迁安石佛古寺

时间:年5月13日-5月14日

主办:古泥美术馆

七羽书会

协办:石佛古寺

画展时间:年5月26日

地点:佛山画院

主办:古泥美术馆

七羽书会

石佛古寺

贯棠文化传媒

待续中……

濡墨染山水神秀,挥笔绘盛世豪情

——记迁安城市山林写生团走进石佛寺

文/邓秀辉

当年,“清初四僧”之一石涛开创了一代山水新风,其画作面目独具。他一生坚持“搜尽奇峰打草稿”,外师造化。笔墨当随时代,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师法自然,才能不断赋予画作新的生机,山水画脉才会生生不息。画风要继承更要有创新,今在古泥先生的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城市山林写生团”。消息一传出就吸引众多书画家响应,相邀共同踏上了美好的写生之旅。在古韵古香的迁安文化会馆的第一站活动,令大家皆受益匪浅。固5月13日,写生团又马不停蹄地走进了历史悠久的石佛古寺。而我也幸运地抓住了这次弥足珍贵的机会。

一早,风清景明,天公作美。我赶到时,古泥先生及城市山林写生团画家早已到达了寺院门口,祖禅大师正携弟子迎候。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问候着。李文风馆长又代表大家向石佛寺主持表示了感谢,再一次明确了活动的要求和意义。当是时,秩序井然,气氛和乐。大兵、杰果还为大家合了影,以记录这美好又难忘的时刻。

多方的支持,为我们搭建了提升技艺的平台,让我的内心一直洋溢着感激。而后,我们便追随着师父,急切地步入正门,准备选景。短短几年间,这里变化巨大。那拔地而起的佛像、正殿,宏伟壮观,抢入眼帘,让人顿生敬畏之心。我们登几十级台阶才上到正殿。见虔诚香客,燃香膜拜。慈善佛祖,俯察众生。轻烟缭绕,禅音袅袅,一派祥和。

绕过大殿,经过关帝庙,再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古迹——北魏摩崖石刻。这里修缮了保护古迹的高大佛殿。殿内石刻正佛高2.5米,宽约1米,旁镌刻小佛像60多尊。这些石刻佛像依然眉目清晰,风风雨雨中他们遥望了古老的迁安城余年,年年岁岁诉说着当年的繁华,诉说着朝代的兴衰变迁,而如今又再一次见证了水城迁安的华丽蜕变。它们的建设者北魏石匠艺人也许在精雕细琢之时从未想到过未来的某一天,从未有过什么历史使命感,然而今天的我们不能不从中感受到这石刻的史学和艺术价值。今天,篆刻家谦堂大可亦在这里驻足,飞刀走石,篆刻佛像。若干年后,这方佛印不管身在何方,它都见证了今天的故事。是啊,艺人艺作就是悠悠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粒沉沙,会积淀化作永恒,有着不息的生命力,可以世代轮回。那一刻身背画夹的我不禁有点飘飘然,觉今日之写生多了一份神圣。我们的画作亦可能如眼前的千年石刻对话未来。

带着这份神圣的使命感,我展开了画夹。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内心涌动着在书房闭门造车时永远无法比拟的冲动。看眼前复修之石佛古寺,依山环水,林木苍翠,郁郁葱葱,掩映其间的庙宇亭台,座座气势恢宏,灰瓦朱墙,飞檐雕梁,庄重典雅中透着灵秀,步步皆景,只选任意一角都能窥见家乡盛世之繁华,都能体察复健者一众的智慧和汗水,亦能感受主持普渡众生之用心。不必再选择,只研墨调色,落笔成画:滦水一畔,林木掩映下,曲径通幽处,山巅隐约可见的飞檐,恰似红色明珠镶嵌。题“寻幽入山寺,山水洗尘心”。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修心养性的好去处,也只有置身其中方得悟。

看同行也正描画得专注:师父刘洪宝卓有特色的运笔皴画透露着寺庙的灵秀;红梅笔下的柏树和柿树定有“百世”深意;志国的神龙降福石栩栩如生;红艳的古寺一角远近层次分明,耐人寻味;善画罗汉佛像的陶圣叶这次更是得心应手;曹政选取了长方形卡纸作画,有美景连绵不绝之感……大家选景不同,笔法不同,墨色不同,风格各异,但画作流露的情谊却似心有灵犀。我想大家内心一定洋溢着同一份激动和幸福吧?若把大家的画作连缀起来,就是一幅古寺盛景长卷,定有当代“清明上河图”之美。我们要把画作留在这里,为古寺的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

历时两天的古寺写生,难忘祖禅法师的盛情款待,难忘师友们的和乐融融,难忘盛景对我作画灵感的启发。就让太多的难忘融入明天的画卷吧!

收获了满满的动力,我们整理行囊,准备向写生下一站进发。

文:邓秀辉

古泥美术馆公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