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河北大走廊中原大走廊国家大走廊

三千多年间

从『都城大走廊』到『雾霾一条街』

文|公子羽

本文中“海河扇”、“雾霾岛”、”古都大走廊”

“古都一条街”、“太行东麓文明大道”为公子羽原创,盗用必究

一个道士眼中的“农牧交错带”

站在“河北西北角”看中原塞外

“公元年二月十一日,我艰难地行走在燕赵大地的西北角。虽然已是初春,但从漠北奔袭而来的烈风,仍不厌其烦地刺痛着我老迈的身躯,携裹的砂砾颇有节奏地敲打棉帽和道袍,这风沙的杀伤力仿佛犀利的蒙古快马与弯刀,让每一寸土地都感到胆寒。刚经过的地方,是本地人口中的“老风口”,两侧山岭像一对神兽把守的铁门,一边窥视塞上大漠,一扇门凝望燕赵沃土。

这里风有多大呢?据说,擅飞的鸿雁挑战它,都要被吹落谷中。

在弟子搀扶下,我蹒跚着爬上这座叫野狐岭的山梁。十年前,这一带及其东南麓平原上燕京,还是大金的都城,如今为归蒙古汗铁木真治下。公元年的那场野狐岭战争,让曾经‘人一满万,天下无敌’的女真人失去这道大门,紧接着兵败如山倒,都城门户大开,皇室上下弃城而逃,迁都前朝的旧都开封。

今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县野狐岭

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握手时,一道隔绝南北的“大坝”凭空而降——这边是沿山北麓到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坝上。这是一道天然而成的地域界、气候界、风光界,也曾是农牧两种生活方式的分界。北边,风吹草低见牛羊;南边,农人辛苦耕田忙。于是绝世高坝,也如一道南北生死线,游牧强酋与中原霸主在此对峙、拼争。野狐岭一带可见明长城与多道古长城比邻排列,宛如条条大地之痕。年的“野狐岭之战”,决定了蒙古与金国的命运走势,前者强势崛起,后者由盛转衰。

这或许将是我一生中最长途旅行——此时离开故乡胶东将近一年,而目的地则在万里之遥,或许是西天山下的撒马尔罕城里,或许是兴都库什山下的军帐中。你可以确定明日的太阳何时升起,却无法确知明天的蒙古骑兵会出现在哪里。我是去年这个季节到达燕京的,当时原本想放弃跋涉,担心这把老骨头撑不到见到蒙古汗的那一刻,于是给其休书一封,等其来此相见。在燕京城逗留了八个多月,收到了回信:既然您从蓬莱仙山处驾鹤而来,也必然能到达西域天竺!他还叮嘱部下:不要催促老神仙,一路可缓缓来。

此去西域,故乡或许永不相见,于是临行前登高远望。野狐岭海拔最高处,向南俯瞰太行山脉的群峰,重重山影描摹出水墨般的意境,晨曦照耀下的山中林木,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雾气。向北极目望去,确实一派空旷凄凉,黄沙与荒野,在向我招手示威,中原的气息,被一道山隔绝了。如此光景下,我更加想念千里之外,故乡昆嵛山的草木。”

张北坝上雪景

摄影

袁玉勤

过了野狐岭,向北便是张北县坝上。银装素裹、寒烟翠操的山梁,或许当年就曾经为长春真人送行。坝下的那一边是燕山与太行中间的一个小盆地,已经属于中原农耕地区。

这是我以长春真人丘处机先生口吻,写的一段自述。多年前,这位刚接任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不久的得道高人,以年迈之躯,受蒙古汗铁木真之邀,远赴中亚,其随行的弟子李志常记述了其沿途见闻及言行。彼时的中国河山,再次陷入混乱,从北到南,蒙古、西夏、金、南宋正在“四国演义”。

公元年的东亚政权版图

制图

苍天熊猫

长春真人于年再次来到燕京(今北京),这一回他再也没有离开燕赵大地,在今北京南城的白云观羽化而升仙。三年前,丘祖曾在诗中感叹:“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没想到,那竟是与故乡的永别。三年后,蒙古汗铁木真死于攻打西夏战争,长生不老梦破灭的同时,也没能再次见到自己口中的“老神仙”。

中国农牧交错带与河北省地理位置关系

为什么?要选择长春真人与野狐岭来引出今天的主题呢?因为,这个地方是他离开中原的最后一站,也是今天河北省西北部非常重要的坐标。古时,守住这个角,中原王朝就拥有整个河北的版图;丢了这个角,河北就分南北而治,甚至完全被游牧或游猎政权控制。

北度野狐岭。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寒烟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语出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丘处机先生当时脚下,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地理节点:它位于被后人称为“农牧交错带”的区域,后来又有人画出一条界定人烟疏密的的“胡焕庸线”也大致从此地西北侧穿过,而从这片山区向东南一直到大河北岸的区域,则成了一个行政区域——叫河北。这个名字,则是来自大唐贞观元年设立的“河北道”。

“河北”名称,正式出自唐代“河北道”。但是,它的代称“燕赵大地”则来自更早的战国。

战国

燕赵双雄的中心都在大河北地区(包括京津)

战国时期燕赵疆域与今河北省的关系

底图

苍天熊猫

春秋时期北方最强的诸侯国晋,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继承,赵国原本都城在高原盆地中的晋阳(太原),后因扩张需要,将都城迁到山前平原的邯郸。赵国鼎盛期疆域,远大于今河北省,但其主要拥有河北中部和南部;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天津地区,为燕国所有。燕赵大地,其实是包括京津在内的大河北地区。

汉至隋:

幽州西南+冀州覆盖今河北地区

东汉时期幽州、冀州与今河北省的关系

底图

苍天熊猫

汉代到隋代基本以“州”为大行政区。冀州区域,基本上是赵国在河北境内的疆域。幽州,则是燕国旧地,其西南部代郡的一部分+上谷、渔阳、涿郡、右北平郡,基本上为今河北北部及京津地区。这一格局基本上保持到隋代。

东汉时期冀州与今河北省的关系

制图

苍天熊猫

东汉时期幽州与今河北省的关系

制图

苍天熊猫

唐代

河北道构成今河北省的基本版图

?

唐代河北道

制图

苍天熊猫

宋金

河北路继承河北道

后改为河北西路、河北东路

北宋晚期在京津地区增设燕山府路

金朝继承了原有行政设置名称略改

宋代河北西路、河北东路、燕山府路

底图为北宋后期期疆域

明代

在原河北路基础上设北直隶省

明代北直隶省

底图为明前期疆域

清代

原北直隶省,改为直隶省,版图略有变化

清代直隶省

底图为年清代疆域

供图

苍天熊猫

民国到解放前后

河北及周边行政区变化频繁不赘述

今天河北版图

是大体以北京—雄安—邯郸—安阳

为中轴的“金字塔”

今河北省版图与周边省份关系

制图

大地理馆

今河北省版图与山东、河北地缘关系

制图

大地理馆

清朝的省级行政区设置,不仅奠定了今河北省的版图轮廓,也形成了其他诸多省级行政区的格局。

从战国时期燕赵腹地到今天的河北区域,虽然面积常有变化,但核心部分总是得到了保留,那就是太行山与燕山东南那片广袤的平原——河北大平原,因主要在海河流域,也称海河平原。它是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是今京津冀主要人口的聚居地。

丘处机登高的山梁,决定了河北的硬度;它俯瞰的平原,则决定了河北的深度。

河北湾

/

太行与燕山描绘出的黄金宝地

华北大平原最安全的陆地港湾

跟北京同属燕赵大地的河北,拥有诸多重要的地理坐标,见证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曾让无数像丘处机这样的大人物歌咏记述。

丘祖所登野狐岭在今河北张家口万全县,过了此地向东北,燕山北坡出现了这样一片地带:它位于河北省最西北边缘,是从张家口北部延伸到承德北部的狭长地带,既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与大草原腹地有所区别,这是一片海拔-米的高坡,分布着森林和草甸——它比内蒙古境内的高原略高一截,像是一段隆起的台阶,所以被称为“坝上”。因为摄影师的推崇,“坝上草原”颇有名气,奇怪的是,很多人并不把它跟河北这个存在感低的省份联系在一起。

更让人意外的是,河北在地理上海有一项“之最”:中国唯一兼有沙漠、高原、草原、森林、山地、平原、湖泊、海滨地貌景观的省份。“南接黄河,北控燕山。太行西倚,沧海东观。拱京津得地利之便,望神州占天时之先。”我的师友、生于河北的诗人高昌自豪地描述他的故乡,并鲜明地道出了河北的地理环境。

怀抱两大直辖市的河北,在北京强光映衬下,一直处于“灯下黑”,而近些年尘嚣尘上的雾霾问题,又让这个北方大省遭遇种种偏见。河北,到底是什么面孔?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与地理格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侯仁之先生,在他的博士论文《北平历史地理》中,不厌其烦地提到一个“三角形”:“北平城,位于巨大三角形的华北平原的最北端。”他用“巨大大三角形”来形容华北平原这片广袤、坦荡的冲积平原。

这个大三角形,是对华北平原总体形状的概括。华北平原比常人想象的要广阔,淮河流域、海河流域,以及黄河中下游平原,都是它的范围。如果忽略江淮之间的低矮山地,稍微将它放大,“大华北平原”的南部一直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北岸。在三维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燕山、太行山、秦岭、大别山、伏牛山,大致画出了这个大三角形空间。从平原向西北望去,那隆起的山脉好像一片更高的大陆,三角形区域像是一方港湾。

华北平原地质形成示意图

平原和盆地大多是地壳沉降形成的。这些沉降区在下沉的同时,地表被河流携带以及风吹来的沉积物所覆盖,因而造就了面积广阔、交通便捷的平原、盆地。在水暖条件适宜的沉降地区,村镇城市密如繁星,沉积物在水、阳光以及生物作用下变成肥沃的土壤,使得这些地区成为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令人向往的富饶之地。

美国地质学家贝利.维里斯(BailyWillis)在年发表的文章中,将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北京市所在的小平原,称为“北平湾”,即“北京湾”。根据这个说法,河北所在的大平原,海河平原,就像是“北京湾”的升级放大版,堪称“河北湾”或“海河湾”;而华北大平原,则是河北平原的升级放大版,堪称“华北湾”或“中原湾”。

北京湾-河北湾-华北湾层级关系示意图

制图

大地理馆

地质时期,这片大平原的前身,也的确曾被茫茫海水覆盖,后来海水褪去,黄河、海河、淮河携带的泥沙,不停地搬运到原有巨大的“华北地盾”(地盾,是对稳定地块平台的称呼,华北平原就是这样一个大平台)之上。不过,下游的黄河水道极不稳定,广袤的华北平原上还广布着沼泽。

华北平原的核心地区以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为主。那么,三者比较,哪里拥有最广阔而安全的区域呢?答案是:河北。

黄河下游泛滥范围示意图

在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洪水泛滥区域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山东、河南,以及皖北、苏北地区的平原,都在泛滥区域——幸运能够不受灾害侵袭的地方,正好在今河北境内。作为华北平原的腹地和组成部分,这部分平原北以燕山为屏、西以太行为靠,两道大山与平原的棱线,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倒“L”,也正是这样而非完全平直的形状,才能够形成“湾”。

河北平原“——河北湾”与周边山脉三维影像图

西周时期太行山东麓主要文化遗分布图

资料出处

豆海锋《太行山东麓地区西周文化分期研究》

学者对这一时期的处文化遗存进行了编号,从南到北,最北在北京房山、最南在河南辉县;今河北地区占了三分之二,而河南最集中的安阳其实也是河北平原海河流域的延伸,在文化上跟邯郸地区十分接近。

安阳、邯郸、石家庄、保定、天津、北京,它们拥有共同的母亲河:海河。海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三大主力军之一,更是洪荒时代最安全的港湾——河北湾的主要水系。

海河扇

太行与燕山描绘出的海河文明

华北大平原最安全的宜居港湾

海河的形象跟河北一样,让外人感到陌生与模糊。一般说其它,多跟近代新兴城市天津联系在一起。

而实际上,海河孕育的文明最早是在中上游,尤其在今太行山两侧的山西、河北区域。而海河的支流中,桑干河有些名气,是因为一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小说。滹沱河也因文学作品《滹沱河传》而被人耳闻。永定河,则因为后来出现了都城北京而名满天下。另外,西门豹修建水利工程的漳河、荆轲“风萧萧兮”的易水、穿过邯郸城的滏阳河,也都是海河的组成部分——这些河流的辉煌,远远早于海河最下游的天津。

在四五千前,天津一带当然无法形成聚落,因为今天津市区还在海平面以下。明代天津设城,并非因为宜居,而是因为保卫都城的需要。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才逐渐崛起为一个港口商业城市。

“天津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尽管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引人注目,但它仅仅是一个新兴之地,在古代陆上交通中并没有任何地位。”

——摘自侯仁之《北平历史地理》,文章发表于上世纪40年代

我们说的海河,不只是那段下游河道,更是一个庞大的流域水系:它由五大支流组成,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这五条河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经海河流入渤海。天津市区基本上处于海河下游,即这五大干流的下梢。地图上看,整个海河水系所覆盖的区域,就像一把大扇子,最大的两个支流是两侧的扇柄,其他支流构成了一个根根扇骨,而天津市区正好处在这个扇面的顶端。

海河流域水系图

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海河是京津冀地区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有人将河北东北部的滦河水系也划入海河流域,而狭义的海河流域也足够广阔:北到北京、南到新乡,孕育名城众多,辉煌不输黄河长江地区。

海河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宝扇。在天津上位登上历史舞台之前的三四千年里,它的中上游,早已创造了诸多辉煌。安阳、邯郸、大同、张家口,以及石家庄周边的灵寿、正定、定州,等都是拥有两三千年历史的古城。可惜,这些珍珠般连成串的文明,并没有广泛地传播开来,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

谈到中国的大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并驾齐驱,好不风光。海河流域明明也有自己的文明体系和辉煌成就,却没有人提起“海河文明”这个说法。黄河下游常常泛滥,甚至曾经在海河河道入海,有人将海河算作黄河的附属,但黄河文明又似乎总不涵盖邯郸、北京这样的地方;提到海河流域的文明成果,要么以区域描述成“燕赵文明”、“河北文明”,要么就跟黄河文明含混不清地混在一起。

北京、天津以直辖市的话语权,赢得了一片







































吡美莫司软膏药物哪里有卖
吡美莫司软膏药物哪里有卖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